MVP(最小可行产品)=最小功能集?No!常见的MVP有哪几种?

2021-08-05 09:00:00
敏捷助理
原创
2270
摘要:由于精益创业和敏捷的兴起,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越来越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口头讲的以及自己应用的所谓MVP可能根本不是MVP。

由于精益创业和敏捷的兴起,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越来越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口头讲的以及自己应用的所谓MVP可能根本不是MVP。

案例:
我的一位朋友在创业,他在尝试做一款环保、健康的洗洁精,据他说健康到可以喝到肚子里。围绕着洗洁精,他计划做很多环保产品,甚至是环保生态园区。我问他:“你是否有验证过市场,可以喝的洗洁精是否受消费者欢迎呢?”他很不屑,貌似我问到一个小儿科问题。他说:“我知道,按照你们精益创业的方法,我应该只做洗洁精,这个洗洁精就是MVP,然后我再做环保健康洗碗布,完了再做环保健康厨房等其他产品。”

可见,我这个创业者朋友完全错误地理解了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这也难怪,“Minimum”这个"最小",谁也不知道多小才是最小。在这个创业者的眼里,他的洗洁精产品已经是最小,可是他首先应该验证的正是他这个能喝的洗洁精产品是否与市场适配。

设计MVP的关键是:用最少的资源、最短的时间做出来,获取早期用户和用户反馈,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因此,准确的说MVP应该说是MVE: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试验。

常用的MVP有以下几种

用户访谈

比如有了新产品或产品的新功能Idea后,先不要着急开发,先深入目标用户做调研,了解新产品或新功能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案例:
笔者曾经诗意大发,想创作面向科技企业员工的诗歌。为啥要做个诗人?因为切身感受在科技企业工作实在太苦逼了,如果时不时地来点诗歌慰籍一下,岂不是很温馨的事情?何况,从小就想当作家,梦想总还是要有的。但是我担心现有读者不喜欢诗歌,于是先试探性地发表了一篇小诗——邀你验证一个IT散文诗产品MVP | 精益原力,并邀请读者投票:


依据这个投票结果,我没有继续定期创作诗歌,因为这个产品和用户群体不匹配,属于调味品,不是刚需。也许科技人更需要的是程序员鼓励师-:)

产品介绍视频

最著名的例子是Dropbox发布的MVP视频。Dropbox在产品开发之前,发布了一段视频介绍了Dropbox的核心功能,注册用户一夜之间从5000暴增到75000,从而验证了Dropbox的核心价值是受用户欢迎的.

Dropbox在发布视频后得到大量用户反馈

众筹

在产品开发之前发起众筹,根据人们的支持判断大家对于产品的态度。此外,众筹还可以帮助你找到你产品的早期用户。如图京东众筹里有很多项目。

京东众筹页面

仿真门

在产品开发出来之前人工模拟真实的产品或服务,让消费者感觉他们在体验真实的产品,但实际上产品背后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因为我们验证的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技术解决方案,因此仿真的手段可以达到验证的目的。

案例:
网上卖鞋的最大网站Zappos的创始人Nick想测试人们是否有网上购买鞋的需求,他没有马上开设公司建立电商平台,而是先到当地的专柜去拍鞋子的照片放到网上,如果有人下了单,他就跑去店里购买。这样,他一开始并没有仓储的压力,也不需要投入成本去搭建一个真正的电商平台。在用户看来,只要产品能工作,他们并不在意其背后的系统,因此没有真正的电商平台不影响实现这个验证目的。

原型

实物模型、电子工具制作的原型或纸张原型可以展示产品的功能,模拟实际的使用情况,通过演示原型,获取用户的反馈。

做产品的过程中,原型是必不可少的产出物,但是它不止是给开发传递需求和沟通设计的媒介。对于那些需求不确定、而工作量又超大的特性,先用原型制作工具制作简单的线框图,然后下一步不是交给团队开发,也不是交给用户体验设计师做高保真原型,而是先到粉丝用户中去演示原型,看看这是不是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

做产品的过程中,原型是必不可少的产出物,但是它不止是给开发传递需求和沟通设计的媒介。笔者做产品的习惯是:对于那些需求不确定、而工作量又超大的特性,先用Axure RP工具制作简单的线框图,下一步不是交给团队开发,也不是交给UED做高保真原型,而是到粉丝用户中去,演示我的低保真原型,看看这是不是与用户想要的东西。因此笔者经常与UED意见不合,因为UED喜欢将原型做得非常漂亮和完美才舍得拿到用户中去验证,怕低保真拿不出手,但是我们现在验证的是解决方案本身,不是产品的体验和外观,反而那些绚丽的视觉设计会影响用户的注意力,用户需要思考解决方案本身是否解决他的问题。在需求确定之前花在装修原型上的时间纯属浪费。每一个UED都需要学习精益UX的方法论:


MVP越逼近真实的产品,你的MVP验证的效果越好,当然成本也会越高。笔者早年间想在中国开设精益看板认证课,但当时在中国市场上没有人开过这个课,这是个未知的市场。尤其是当时人们对精益看板还没有怎么听说过,众所周知的是Scrum和敏捷,因此这又是个需要教育的市场。

此外,即使开课,在中国什么内容接地气也是个未知数。于是,我先在中国做社区活动,推出2小时的精益看板迷你工作坊。通过这个工作坊,验证这个课是否会受欢迎,并探索课程内容的设计。

第一个工作坊推出后,大受欢迎,于是我们又推出了一些列迷你工作坊,来探索客户群体和课程设计,都属于公开课产品的原型。这些原型为我后来正式开设精益看板认证课奠定了基础。

预售页面

预售与众筹类似,帮你找到潜在客户,甚至在你的产品开发出来之前就吸引他们购买。

案例:
下图是一个知识付费的移动分享产品Gitchat。Gitchat的每一次分享都采取了预售的方式,如果分享预定人数没有达标,会取消活动,用户会获得全部退款。通过预售的方式,自然就验证了分享是否受欢迎,而且不产生任何成本。

GitChat的活动预售页

MMP:先发布,后迭代

很多人将MVP与MMP(Minimum Marketable Product:最小可发布产品)和MMF(Minimum Market Feature:最小可发布特性)相混淆。晕!都怪老外不断地创造新概念。

MMP(Minimum Marketable Product)是什么?

MMP是将为客户提供的最小特性集合构成一个产品发布, 目标是抢占市场窗口,而且在发布后可以及早获取真实用户的反馈,为产品的迭代演进提供输入。MMP (Minimum Marketable Product)的思想是非常敏捷的,但那是在产品的Idea和商业模式得到验证后,开始启动产品研发的工作方法。

永远都不要期望一个版本里做尽可能多的需求,而是相反:以最少的特性先发布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要体现产品的独特价值主张。这样的策略有以下几点优势:

  • 抢占市场先机
  • 及早获取真实用户的反馈
  • 依据第一版本的市场反馈,决策后续迭代的演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需求开发,减少浪费。

那么如何决定哪些特性在MMP里发布呢?

首先依据核心价值主张,那些不在核心价值主张的特性,一定不在MMP里;

其次,对每个特性,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它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它用户可以完成基本场景的使用,那就可以没有。

案例:
大家每天沉迷的微信于2011年1月发布了基于安卓平台的1.0测试版,这就是微信的第一个MMP。当时微信的核心价值主张是“极速轻快的楼层式对话,带给您飞一般的聊天体验”。所具备的功能仅仅是即时收发消息与拍照分享。其他的功能都是在后续的版本中不断增量式增加的。
联系我们
联系人: 田老师
电话: +86 135 5227 9573
Email: clientservice@hardenx.cn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福码大厦B座17层1705

加微领1G资料